当前位置:顶点小说>历史军事>大明之太孙无敌> 第836章河湟失陷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836章河湟失陷(1 / 4)

甘州即西汉张掖郡,大明立国之后,成为为陕西行都司及甘肃镇的治所。

陕西行都司,下辖有十二卫三所,是大明控制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的重要军事建置。

然而此刻却突兀遭受围困,阿史那铁勒受大帝帖木儿之命,率麾下突厥军团绕过嘉峪关,走青海湟水流域一带,并裹挟杂居在青海的吐蕃诸酋、蒙古部落、回回部落,出其不意地攻克了西宁卫五大千户所,治所西宁城失陷,仅有卫镇抚使李南哥率残军逃入甘州。

青海河湟地区“北拒蒙古,南捍诸番”,具有重十分要的战略地位,故而明初王师占领了这一地区后,朝廷十分重视对它的经营,设置了西宁土卫卫所,下辖左、右、前、后、中五大千户所,在河湟地区建立统治秩序,掌控这块战略要地。

因为河湟地区降附明朝的元朝官吏和一些部落头人,在地方上有着一定势力和影响,明王朝要稳定少数民族聚居的河湟地区,不能不在许多方面倚重他们,故而明廷在河湟地区实行“土汉参治”,一方面对这些故元官吏和部族首领封授官职,称为土官,享有种种优渥特权;另一方面则选派内地汉官前来与土官共同任职于卫所,一则利用其丰富的经验加强对地方的管理,二则也防止土官坐大成患。

并且由于青海多民族杂居、经济文化比较落后,因此明廷采取了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政治措施,很快便出现了政局稳定、边防巩固的局面。

如在冲要隘口驻兵防范,对境内少数民族部落之间的抢掠行为尽量制止,对各族人民的反抗坚决镇压,对边远少数民族部落采取“叛则剿,顺则抚”的军事策略。

大明这等宽仁的做法,在立国初期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,使得河湟地区政局稳定、边防巩固,然而当突厥军团来袭时,这稳定局面瞬间便被打破。

面对如狼如虎的突厥蛮夷,大多数土官部落都选择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